
LIBDV 株中等毒力传染性法氏囊病活毒疫苗
传染性法氏囊病概说
全球养禽业均由于超强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存在而遭受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严重危害。
三周龄以内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后,虽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却可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效应,使鸡群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高及对疫苗的免疫反应性降低。
三周龄以后鸡群的感染,临床上则可致其死亡,但免疫抑制效应相对不明显。
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毒株与野外毒株毒力的关系
雏鸡生长的最初几周内,小鸡可以得到母源性抗体(Maternally Derived Antibody,简称MDA)所提供的保护。但这种母源抗体同样可以中和传染性法氏囊的疫苗病毒。
随着母源抗体水平的降低,雏鸡对于野毒的易感性相应增加。同时,活毒疫苗“突破”母源抗体干扰及诱导保护作用的效应随之提高。这也正是疫苗病毒与超强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竞赛”的基本规律。
合适的免疫时间是雏鸡受野毒感染以前即以疫苗免疫对鸡群进行主动保护,但只有在雏鸡母源抗体水平降至“疫苗敏感水平”时方可进行免疫,如果太早免疫,则疫 苗病毒会大量被母源抗体中和;如果免疫时间太晚则鸡群可能会在主动免疫产生前被野毒感染。这也正是为什么传染性法氏囊病活毒疫苗病毒的增殖速度必须快于野 毒,且能够适当突破母源抗体水平的原因。
选择疫苗免疫最合适时机的最有效方式是对1日龄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进行监测。
■ 若母源抗体水平不均,则会有部分雏鸡得不到母源抗体的保护,此时宜在7日龄时进行一次基础免疫。
■ 若没有条件进行母源抗体水平监测,请与有关专业人士联络以获取技术帮助。
甘保安 (CEVAC? GUMBO L)
为LIBDV株中等毒力传染性法氏囊病活毒疫苗,用于保护鸡群由于经典毒力传染性法氏囊病毒(Classical IBDV,简称cIBDV)而导致的感染;母源抗体水平不均的鸡群基础免疫及中等水平母源抗体的鸡群适用。
在超强毒力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vIBDV)流行地区,则建议使用中等毒力加强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卫法囊 (CEVAC? IBD L)进行免疫。
CEVAC®肉鸡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程序
母源抗体水平不均
(如肉雏鸡来自于不同种鸡场或不同日龄种鸡的种蛋)
基础免疫 | CEVAC®GUMBO L (甘保安) | 5-7日龄滴鼻、点眼或饮水 |
---|---|---|
加强免疫 | CEVAC®IBD L (卫法囊) 或CEVAC®GUMBO L (甘保安) | 12-16日龄滴鼻、点眼或饮水 |
母源抗体水平一致
(如肉雏鸡来自于同一种鸡场或相同日龄种鸡的种蛋)
经典毒力传染性法氏囊病毒(cIBDV)流行地区 | |
---|---|
CEVAC®GUMBO L (甘保安) | 12-16日龄滴鼻、点眼或饮水 |
超强毒力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vIBDV)流行地区 | |
---|---|
CEVAC®IBD L (卫法囊) | 12-16日龄滴鼻、点眼或饮水 |
•免疫程序应适应当地疫病流行状况。